课余“加餐” 浸润心灵操场上,学生跳起“潮韵操”,在力与美的结合中增强身体素质;课堂里,学生齐唱《少年游·汕头》,将侨乡汕头的故事娓娓道来……在汕头各中小学校,丰富多彩的特色体育美育活动为学生课余生活“加餐”,到处都能看到中小学生们锻炼的身影、艺术的表达,彰显了新时代青少年的别样风采。
笔者走访发现,随着“健康第一”理念深入人心,汕头市教育系统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和美育工作,在深化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积极创新,逐步积累了经验,着力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新年来临之际,汕头市潮阳区棉北平北小学的礼堂里暖意融融:单簧管、钢琴、长笛、萨克斯、小号、葫芦丝、合唱等精彩节目依次上演,奏响一场特别的新年音乐会。
为何特别?这场音乐会,既是迎新年的校园庆典,也是美育帮扶工作的一次教学成果展演。据悉,汕头大学艺术中心教研团队围绕校地协同育人机制,在原有帮扶小学建设社团的基础上,持续跟进美育帮扶工作,促进艺术特长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
师资队伍、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美育的重要办学条件。然而,城乡发展不平衡带来的师资短缺、场地器材不足等问题,是一些学校面临的“老大难”问题。如何改善办学条件,成为汕头各地各校工作重点。
高校的专业资源,为中小学体育美育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学生们原来都是零基础,在此次浸润活动中,汕头大学欧老师组建了平北小学葫芦丝社团,经过一个多学期的训练,学生们如今已经可以自信地站上舞台演奏《万疆》《声声慢》《萱草花》等曲目,绽放光芒,收获掌声。”平北小学相关负责人说。
自美育浸润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汕头依托汕头大学的专家优势、资源优势,对全市中小学校在课程教学、美育实践活动、校园文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4个方面提供持续性的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大力促进学校美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日前,汕头还邀请了广州美术学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陈朝生、汕头大学长江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林凯龙为全市近600名中小学美术教师做专题讲座,进一步深化汕头美育工作,提升全市中小学美育教师专业素养。
据了解,自2021年起,汕头大学先后派出师生团队200余人,开展课程近百场,将丰富的美育资源带到汕头市的对口帮扶学校,课程内容包括水墨画、油画、麦秆画、潮汕传统建筑与绘画、丝网版画、葫芦丝乐团训练、古典舞蹈、茶艺、摄影、合唱培训、管乐欣赏等,受益中小学师生人数近万人次。
浸润,意味着融入生活、改变观念。“美育体育浸润行动计划”是部在全国开展的推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汕头,体育浸润行动计划同样成效显著。
2021年以来,广州大学及专家团队持续对汕头中小学校的体育教学、体育活动、体育师资建设等提供定向精准帮扶和志愿服务。通过课例展示、专题讲座、户外实操课程指导、团队教学技能展演以及论坛等形式,为汕头开展教师跳绳技能培训、跳绳浸润学校调研、足球浸润学校调研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全市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大力促进汕头学校体育工作进一步发展。
例如,2023年7月,汕头启动小学校园跳绳联盟,统筹协调全市小学跳绳工作,组织开展比赛、交流、展示等活动,对乡村学校开展跳绳送教活动,并由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开展教师跳绳技能培训、跳绳浸润学校调研等活动,帮助汕头300名体育教师获得了跳绳裁判资质。同年,汕头在全省跳绳锦标赛中取得了两个集体项目第一名的优异成绩。11月,广州大学再次前往汕头开展为期三天的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系列活动。
“广州大学体育学院与汕头市教育局密切配合,为探索建立高校支持中小学体育协同发展机制,推进汕头市学校体育工作改革创新,促进学校体育均衡健康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充分发挥了体育浸润的示范引领作用。”广州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李卫东表示,“体育浸润计划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我们会继续努力、持续改进。”
此外,随着汕头市青少年体育工作联席会议召开,汕头审议通过了《汕头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共享实施方案》,进一步推动公共体育场馆向青少年免费或低收费开放,使场馆更好地为周边学校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各类体育赛事提供体育场地设施和公共体育服务。
12月6日,梅州市五华县绿茵场上传来捷报。在刚刚结束的“省长杯”2023年广东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高中、中职组)总决赛暨第二届中国青少年足球联赛高中年龄段U16-U18组(广东省赛区)八分之一决赛上,汕头第二中学足球队挺进八强。这也是该校在同项目比赛中的最好成绩。
足球,是这所学校的体育特色。据汕头二中校长郑旭介绍,学校大力发展校园体育项目,打造足球、篮球、射击、武术、毽球五大校园体育项目,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屡获汕头市“市长杯”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冠军、汕头市校园特色足球联赛冠军、区足球联赛冠军等殊荣。2024年,占地120亩的全内宿新校区将正式启用,汕头二中将进一步打造底蕴厚、质量高、特色突出的示范性学校。
竞赛是促进青少年积极参与体育运动和训练的重要杠杆之一。2023年以来,汕头以建立教学、训练、竞赛体系为主要抓手,全面实施“‘8+1+1’学生体质提升工程”,即组织8项赛事、1个夏令营活动、1项体质健康测试工作,具体举办足球、篮球、乒乓球、田径、游泳、跳绳、武术、围棋8项体育比赛,组织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活动及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据悉,9项全市性学生体育竞赛和活动共有近5000名中小学生参与,体育氛围浓烈,展现了汕头中小学生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
近年来,汕头涌现了一批体育特色学校。截至目前,全市151所中小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省级足球推广学校,65所中小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排球、游泳特色学校,3所学校被确定为第一、二批广东省中小学“游泳教育推广学校”,2所学校被遴选为广东省第一批武术进校园试点学校。
全面深化教学改革是加强和改进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关键。2022年印发的《广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行动方案》和《广东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行动方案》提出,在“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美育课的基础上,要强化课外体育锻炼,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开展普及性艺术实践活动,加快艺术学科创新发展。
2023年,汕头扎实推进校园体育特色项目建设,开展中小学体育、美育浸润计划,举办各类全市性校园体育、美育赛事和活动近60场,参与人数近10万人。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参加健全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加强学科建设,强化“学、练、赛”联动,全面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综合素养。
汕头各地各学校的美育课程也日渐丰富。在开展汕头市新时代“潮汕文化传承”美育系列活动中,各校着力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等核心素养,探索中小学校美育特色发展新思路新举措,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学校发展新局面。
例如,举办汕头市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展览、中日学生绘画交流画展、汕头市中小学生合唱交流展示等活动,开展“潮韵操”创编推广活动并在全市中小学校进行推广,为全市1000多名音乐骨干教师开展合唱指挥专项培训,组织全市近1000所中小学校对城市主题歌曲《少年游·汕头》进行教唱并拍摄视频等,展示汕头师生的精神面貌。在多个省级活动中,汕头斩获良好成绩。
结合地方性艺术文化,汕头还将潮汕“非遗”文化和教育教学融合在一起,邀请传统文化名家、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推动“非遗”文化在学校的传承与发展。
目前,全市共有汕头市龙湖区丹霞小学等37所中小学校开展英歌舞活动,汕头市蓝天小学等66所中小学校开展剪纸活动,近180所中小学校开展武术教育,开展形式主要有进校园、进课程、社团活动、展演等,相关教学活动参与学生超6万人。
推动高雅艺术进校园,也是提升学生综合艺术素养的一个抓手。汕头市教育局联合市文广旅体局为全市12所中小学校开展了14场交响乐、民乐、杂技等高雅艺术演出,让学生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汲取文化艺术精髓,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以艺术浸润心灵,深受师生的欢迎。
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美育工作行动方案,在学生评价、教师评价、教育督导评价等方面推出一系列举措。其中,“改进中考体育测试内容、方式和计分方法”“建立健全学生体质标准全员测试和年度抽测制度”“探索将艺术类科目纳入中考改革和高中阶段招生录取计分科目”等牵动着广大家长和师生的心。
2023年11月,《汕头市教育局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工作方案》(下称《工作方案》)印发。这是汕头在总结前一轮中考改革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深化中考改革,推动汕头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的。
根据《工作方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科目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地理、生物学、信息科技、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劳动14个科目,以及物理实验操作、化学实验操作、生物学实验操作3个实验操作科目和英语听力(或英语听说)项目。
其中,体育与健康考试成绩以分数呈现并计入学业考试总分,为70分。信息科技、音乐、美术、劳动成绩以合格、不合格呈现作为初中毕业的依据,并在综合素质评价专项予以反映。
强化体育、美育在学生评价中的占比,如何真正发挥作用?不少教师向笔者反映,综合素质评价相较于分数呈现,更重视学生在就读期间展现出来的良好素质和兴趣爱好,“最终目的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加强艺术学习,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在完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制度方面,2023年10月,汕头市教育局对全市114所中小学校24184名学生进行体质健康抽测,并对抽测结果进行通报,分析总结存在问题,督促各区县和学校切实加强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经过有关区县和学校的认真准备和全力配合,顺利完成2023年省对汕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抽测工作。
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还要提升青少年学生国防观念和综合国防素质。据悉,汕头还加强义务阶段学校国防教育,刚性落实学生军事训练任务,组织全市109所高中阶段学校近8万名学生参加2023年学生军事训练,组织举办2023年全市中小学“全防教育日”系列活动、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汇报展示活动、国防教育征文活动等。
“轻闭双眼,身体坐正……”伴随着轻柔、舒缓的眼保健操音乐,学生们跟着节奏认真地按揉穴位,放松眼睛。如今,眼保健操依然是汕头中小学生必做的课间操,帮助学生活动眼部肌肉、缓解眼睛疲劳。更为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觉爱眼护眼,有效降低总体近视率,成为当前守护青少年健康的关键一环。
根据省常见病筛查工作中儿童青少年近视抽样调查结果,汕头市中小学生抽样总近视率逐年下降,2020年为61.4%,2021年为56.4%,2022年为54.3%,2022年总体近视率比2020年下降了7个百分点。
2021年4月,汕头市被教育部认定并命名为2020年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据悉,结合实际,汕头市政府印发了《汕头市建设“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改革试验区”工作方案(2021—2025年》,系统谋划和扎实推进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2023年,汕头市进一步印发《汕头市中小学“眼健康”守护行动工作方案》三亿体育官方App平台,在全市范围实施针对性专项工作。
记者了解到,2023年9月至11月,结合第7个全国近视防控宣传教育月活动,汕头市教育局分别组织省、市级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专家走进学校,面向小学、初中学段学生开展80场次眼健康知识科普宣讲活动,深入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养成爱眼护眼的良好习惯,惠及师生超9万人次。
“通过今天的活动,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保护自己眼睛、预防近视的重要性。”蓬鸥中学学生林晗滢说,“我会运用这次活动学到的知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学习时要在光线明亮的环境下,保持‘一尺、一寸、一拳’的正确读写姿势,认真做好眼保健操,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
眼健康科普宣讲不仅只在教育月,更融于日常的教育教学中。2023年以来,汕头开展全市心理健康、体育、艺术、卫生等活动超100场次,定期开展校内外爱眼护眼讲座,指导学生合理科学的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并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进课堂,以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如今,在汕头,不少家长发现,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和环境大有变化,部分学校教室更是配备了升降课桌椅,能根据学生的身高调节桌凳的高度,适合每个学生身材,不因固定课桌造成近视眼等各种疾病。教室里的采光照明设施设备,也按照国家标准配置使用护眼灯。
防控近视,预防为先,视力监测是重要的一环。自2020年起,汕头市教育局依托汕头国际眼科中心近视数据监测团队常态化地深入汕头市六区一县中小学校开展近视数据采集工作,目前已完成三轮次,覆盖全市1100多所学校115万学生。根据筛查结果,累计推送预警短信240万人次。
持续探索近视防控新模式,汕头遴选了23所幼儿园、中小学校作为汕头市首批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学校,由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提供技术支持,创建“近视防控光明小屋”,统一部署智能化近视监测与干预系统,选派汕头医学院视光专业研究生担任校外辅导员入校开展近视防控指导,将近视防控融入学校日常工作。
与此同时,由汕头大学医学院24名博硕士组成的汕头市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大学生宣讲团正式成立,开展市级层面面向学生的近视防控宣讲活动,让近视防控更有力地纳入青少年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事实上,除了学校,家庭也是孩子眼健康习惯养成的重点场所。汕头各学校通过家长会、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据统计,2023年以来,汕头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家庭爱眼护眼宣读活动385场次,参加家长人数达到6万人次,引导和带动家长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助力孩子视力健康。